读《车间精细化管理》有感--(技术设备处:李来忠)

2013-03-19


三生有幸,拜读了刘寿红先生的“车间精细化管理”,获益良多。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,思想意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。

从这本书中所了解到的,是对我两年车间的工作的理论上的概括,理念上的指导。让我认识到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,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。

过去的随意化、经验型、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观念依然有些陈旧,陈旧的管理手段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,尤其是中小企业这种现象显得尤为明显,先进的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,如果我们的管理要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这一本质,就必须注重根源,精益求精,新的管理手段推行势在必行。

可以说车间的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,它的精髓在于车间可以更好的把握好产品质量的特性,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,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。

从书中我学到了车间精细化管理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:流程,程序,制度,员工和监督。

流程:一个良好的流程,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,可以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,可以使违章行为大大降低,发生安全事故可能性随之减少,可以使车间的工作流程更加顺畅。优化,合并,取消,增加是基本手段。

程序:精而细实,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,减少安全事故。这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皆存在的问题,可以让基层管理人员班组长参与进来,乃至基层人员参与进来,制定实际实用的贴近生产工作的程序,是着重抓敏感岗位,敏感工作。

制度:在我国大部分企业未建立起人本的细化的,能为大多数员工所接受的,可操作的基础管理体系,应当量化细化管理到每一个动作,便于实际操作,以人为本,提高执行率,将日常工作评价作为评优,升迁提拔依据,写到做到,维护其绝对权威,但可以考虑坚持原则下变通处理,刚柔完美结合,亲情化管理。

员工:普遍喜欢凭经验直觉来做事,约束性较少,不善于发现问题,合理化建议少,员工的职业化素养不够。职业化的三个特点1:态度积极。2:行为规范。3:技能专业。企业应当给予力度很大的培训,将一切规则制度标准训练成习惯,培养其荣誉感,归属感。

监督:精细化管理的名言:员工只会做你检查的,不会做你希望的。员工做事不认真不到位,要考虑管理是否精细,是否及时监督指导,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抓好瓶颈工序,提高生产能力以及质量。

综合而言,全体员工的观念才是落实车间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。因为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,载体,参与者,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是实施者。只有每一个人参与进来,发挥出自己的潜力,才能更好的提高竞争力,实现产品的高标准,高质量,高精度。

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一支军队,有着完善的制度和执行力;就是一个团队相辅相成,携手共进;就是一个家,温暖其中的每一个人,让其中的每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。金洲必然将成为这样的一个楷模。